close
班蒂喀黛寺(Banteay Kdei)
建於十二世紀末,由加亞巴爾曼七世所建,是間佛教寺院
傳說是國王和王后泳後小憩的地方(皇家浴池在班蒂喀黛寺東側)
其前身是一間名為Kdei的僧院
寺院全體結構與巴戎寺相同
四層城牆環繞的中央是一整片寺廟建築
由沙岩所建造的神廟,穿過小四面佛的門洞
從磚紅壤外牆環繞的東塔門進入,東平台,樓門,參道平台,前柱殿,中央祠堂等諸多建築並排在東西軸上
幽深的迴廊似迷宮般穿插著
十字型迴廊環繞
日本上智大學吳哥遺跡國際調查團定期會在此進行考古學,建築學的調查
舞者大廳的列柱上裝飾著在蓮花上漫舞的阿帕莎拉女神浮雕
中央祠堂壁面有著美麗的蒂娃妲女神浮雕
從西塔門附近眺望周圍城牆,印度樣式與後來的佛教樣式相混合
最外側的外壁東西約700公尺南北約500公尺
班蒂喀黛寺這座遺跡的意思是"僧房之堡"
原是印度教寺院,後來加亞巴爾曼七世改建成佛教寺院
接著又為了讓僧侶居住改建了迴廊等設施
迴廊上放置了林迦,塔門內有後來才放置的佛像
走過十字型露臺越過護城河,看到和樹擁抱著的寺院
所以~我們也來擁抱一下大樹吧!
全站熱搜